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生态环境学院教师赴福建宁德开展“近零碳”试点示范现场调研

发布时间:2024-05-10

2024年4月25至26日,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庞军、副院长王克率领调研团队赴福建省宁德市开展现场调研,参与制定宁德市“近零碳”试点示范规划。宁德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也是“三库+碳库”重要理念的先行实践地。作为我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宁德市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前瞻性的视野和求务实的举措,启动了近零碳试点示范工程的建设工作。宁德市在推进近零碳城市建设、近零碳园区及工厂建设等方面的积极实践与显著成果,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与示范意义。

4月25日上午,调研团队首站为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区作为宁德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围绕“开发三都澳、建设新宁德”的中心战略,致力于建设工业强区,同时牢牢把握住锂电产业的重大发展机遇,积极推动锂电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此次调研中,庞军院长一行与宁德市发改委、东侨经开区相关部门领导及园区企业代表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上,宁德市发改委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阮慧斌为调研团队详细介绍了宁德市“近零碳”试点工作的相关规划,强调了东侨经开区在零碳园区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进展。东侨经开区管员会陈占燎副主任进一步介绍了园区在可再生能源利用、碳排放现状以及产业布局等方面的详细情况,与调研团队就东侨经开区在零碳园区建设的实施路径、创新重点和必要的保障措施等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在深入交流环节,宁德时代与宁德新能源科技两家企业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各自在绿色供应链和零碳工厂建设方面的进展和未来规划,并与调研团队深入交流了企业绿色电力及核能开发与利用、产品碳足迹核算等关键议题。

4月25日下午,庞军院长与王克副院长分别带队前往霞浦县与屏南县,开展零碳城市建设的调研工作。霞浦县与屏南县在核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具备建设零碳城市的良好基础。

霞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闽东金三角经济区的核心位置,风光水资源优势突出。现有能源系统以风能、光伏、水电为主,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规模扩大、占比提升。借助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霞浦县力争建设全国零碳社区、零碳海岛示范县。庞军院长一行首先与霞浦县政府、发改委、生态环境局、供电局、林业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等单位展开座谈,全面了解了当地碳排放现状及减排规划,并对下一步建设规划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

4月26日,调研小组一行参观了霞浦县国网时代渔阳里储能电站、下浒延亭风电场项目、长春马耳山风电场、闾峡风电场、宁德霞浦核电基地以及霞浦华能霞浦核电基地等一系列重点项目,详细调研了霞浦县零碳能源的政策与规划。最后,团队还调研了当地盐田红树林建设情况,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构筑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之路。

屏南县通过加快绿色低碳生产、提升林业碳汇增量、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措施积极争创“零碳”示范县。调研小组与屏南县发展改革局、工信局、生态环境局、文旅局、统计局、林业局、供电部门、住建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局、工业园区、交警大队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召开屏南县打造零碳城市试点路径研究座谈会。调研小组与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就屏南县打造零碳城市的各方面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了解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能源结构及产业结构分布情况,重点探讨了屏南县产业布局与政策实施现状、进一步在各领域推动实施低碳零碳政策的问题与难点、未来县域零碳发展的规划重点与亮点等。

4月26日,调研小组先后前往屏南县甘棠工业园区和白水洋风景区实地考察了园区光伏发电情况和低碳旅游能源消费情况。

生态环境学院潘勋章副教授、严冬助理教授、邸敬涵助理教授、王艳华博士后参与此次调研。此次实地调研通过座谈会、访谈和资料收集等方式广泛收集数据及相关信息,为我院承担的宁德市打造近零碳试点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编制项目奠定了良好基础。此次调研是此前生态环境学院与宁德市发改委同意就宁德市开展“近零碳”试点示范工作开展合作的延续,也是生态环境学院落实服务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为地方政府开展“双碳”行动提供技术支撑的具体体现。